珠江商报:杏坛“青田范式”成为全国典型乡建案例

乡村振兴战略已成为我国重要战略之一,乡村振兴不仅关乎着中国乡村的保护与重建,还关乎着中国未来发展如何找到一个文化和经济的新增长点,关乎着中国未来发展之路如何前进。

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顺德当前正面临着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机遇,承担着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重任,无论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还是为高质量发展营造协调永续的优良环境,都离不开“乡村振兴”这一重要课题。

3月23日,为期半个月的“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在北京拉开序幕,在众多国内乡建专家、学者、艺术家的目光下,杏坛以“顺德考生”的身份走进了国家级“考场”,在探索乡村振兴路径的“全国卷”上写下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答案:青田范式。

艺术介入乡建 增强了自信,激活了乡村

▲专家、学者谈论“青田范式”。

在展览开幕首日,专家、学者们走进了青色的展厅,三五成群地讨论着“青田范式”。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渠岩通过文字、照片、视频、建筑模型等方式,向他们“讲述”了“青田范式”的乡建理念以及该理念正在为青田带来的每一处改变。

▲2018年中秋节当晚,青田举办烧奔塔活动。 / 珠江商报记者陈炳辉摄

老民居得到活化,桑基鱼塘得到恢复,乡村生态得到改善,“烧奔塔(成人礼)”等传统习俗的深层意义得到重新挖掘……让大家有目共睹的是,“青田范式”正在一点一点地激活乡村的内生活力,让村民们看到了乡村生活发展的美好未来。

▲中秋节前,青田组织村中青少年挖河泥。

实际上,青田只是顺德杏坛镇龙潭村其中的一个村小组,总面积约690亩,全村只有163户人家,共722名村民,既没有历史文化遗产,也没有发展优势,只是一个普通的小村落。但在渠岩眼中,正是因为青田的这份普通,围绕青田开展的在地实践才具有普遍性,从青田乡建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才具有可推广性。

据悉,本次展览的主办方中国艺术研究院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直属的国家级艺术科研机构,密切关注着乡村振兴以及与乡村振兴有关的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等方面工作,其耗费了一年多时间,广泛联络乡村建设者、艺术家、学者等,经过深入实地考察,最终从全国众多乡建案例中挑选出《从许村到青田》《景迈山》《石节子美术馆》这三大典型乡建案例在北京进行展示,为中国探索乡村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鼓励更多艺术家、设计师在乡村振兴中发挥自身的才干,以不同方式服务于乡村建设。

增强乡村文化自信是本次展览三大乡建案例的共同点。其中,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渠岩的《从许村到青田》项目将艺术作为村民与现代生活沟通的桥梁,通过修复老民居等方式,引导村民重新认识乡村价值,增强了村民的自信心;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左靖的《景迈山》项目将云南布朗族傣族村民的生活记录、拍摄、绘制出来,让村民看到自身魅力,增加了文化自信;西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靳勒的《石节子美术馆》项目则用艺术帮助村民走出山区,提升了村民的自信。

与其他两个案例不同的是,《从许村到青田》项目同时展示了“许村计划”和“青田范式”两个跨越南北地域的乡村实践,一北一南、一山一水,都采用了“多主体联动”的在地合作方式,构成了村民、政府、社会组织、专家学者和企业互动而成的开放性实践。

“青田范式”凭什么走上国家级平台?

▲央视新媒体采访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所长、教授渠岩。

“乡村价值不能简单地以文物价值来衡量,而是要看乡村的文明价值。”渠岩从青田的关帝信仰、宗族信仰、传统礼俗等历史遗存中找到了复兴乡村文明的“青田范式”,在尊重乡村主体和地方性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艺术介入乡建,逐渐影响村民们对于乡村价值的判断,引导村民回归家园、共建家园。

近年来,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学者等纷纷将目光放到了乡村,在全国各地开始了如火如荼的乡建实践。然而,“青田范式”为什么能够最终走上国家级的展示平台?其乡建理念和做法具有怎样的借鉴意义和示范意义?展览会现场的专家、学者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和看法。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策展人方李莉接受顺德媒体采访。 /顺德901电台供图

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艺术乡村建设展”策展人方李莉这样回答,中国文化的根脉就在乡村,乡村建设不仅是经济建设,而且是家乡建设、家园建设、心灵建设,“青田范式”提出重估和重建乡村价值,能够引导村民重新认识乡村,“例如,‘青田范式’的其中一条就是老宅修复,通过重新对村里的老房子进行修复、设计、改造,可以让村民看到老房子变得时尚起来,让他们认识到其实乡村生活也可以是现代化的。”“当大家看到传统和时尚、和未来是相联系的,人们就不再热衷于拆老房子了,而是想办法修复和改造老房子,在传统中找到新的创造力。”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艺术人类学研究所所长王建民说,当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其文化性和在地性,要懂得根据每个乡村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振兴乡村,要留得住乡村的温情,因为如果家园没有了“家”的感觉,在村民眼里,这样的乡村就变得不再美丽。

▲青田优美自然生态环境。

他提到,作为经济高度发展的省份,广东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这样一些问题,即“怎样逐渐恢复乡村的人文情怀?如何重建乡村的文化精神?”,对于岭南地区的乡村建设来说,特别是广东地区,“青田范式”的探索具有启发性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传统中找到与现代化生活相连接的点,在对原有的景观、建筑进行保护时,让村民的乡村生活变得更舒适,同时充分调动村民的主体性,让村民主动来建设自己的家园,突显出家园建设的个性化,为乡村赋予新的生命。”

“乡村振兴并非一蹴而就的,更不是纯粹自上而下的改造过程,而是要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要对乡村有累积性的理解。”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从另一个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到,我国南北地区的社会构造具有差异性,与北方地区的乡村不同,在岭南地区,乡村的宗族信仰和神灵信仰就起到了社会构建的作用,因此要耐心研究村民的生活常态、历史传统以及内在社会构造逻辑,而非强行以一个逻辑来推动乡村建设。

▲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北大社会学系教授渠敬东(右一)与顺德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秘书长杨子源讨论“青田范式”。

“‘青田范式’是探索中国乡村振兴路径的一次美好尝试。”渠敬东表示,中国乡村不能一概而论,全国各地的乡村都拥有自身的特色和历史文脉,因此乡村建设不能一刀切,探索乡村建设,首先应该以尊重乡村生活为前提,同时不断探讨研究如何凝聚乡村精神,所以“青田范式”的做法其实是具有前瞻性的,而且“青田范式”也足以作为岭南地区乡村建设的代表。

为顺德乡村振兴贡献“杏坛力量”

▲青田村航拍。

顺德地处粤港澳大湾区的腹地,肩上扛着建设广东省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实验区的大旗。当前,顺德在乡村建设方面已经进入了既迫切又具备条件的重要阶段,渠岩带领的乡建团队通过青田在地实践,总结出“青田范式”,能为今后顺德其他村居开展乡村振兴、建设自己的家园提供了一个“杏坛样本”。

“青田范式”此次能够赴京参展是国家级平台对于顺德在探索乡村建设方面的一种肯定。通过此次展览,不仅对外展现了当下青田的现状和风貌,而且也提出了顺德在乡村振兴方面的问题与思考,更展示了顺德在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方面的独特做法和经验。

▲青田村青藜书舍建筑模型。

目前,杏坛在探索艺术介入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方面已走全区前列。今后,杏坛将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关于基层治理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以青田为示范点,围绕“青田范式”内涵深化乡村文化振兴,突出党建引领,带动村居面貌改善,积极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继续为顺德乡村振兴贡献“杏坛力量”。

▲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镇党委委员王传海讨论乡村振兴话题。

杏坛镇党委书记柯宇威表示,“青田范式”对于杏坛探索艺术介入乡建、推动乡村振兴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和实践意义。乡村振兴的主体是村民,乡村振兴的过程应该是村民、政府、专家学者、社会组织等多方力量共同协商、合力推进。同时乡村振兴也不是简单的大建大拆,而是要让乡村的传统文化得到传承,在传统中加入新的元素,融入家园教育,引导更多村民回归家园、共建家园。

顺德提出要把村级工业园改造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杏坛也积极响应全区号召,借助村级工业园改造的契机,打造文化创意设计产业片区,配合乡村旅游发展,引入设计元素,为逢简发展提供产业支撑,让逢简水乡更有灵魂。

▲岭南乡建文创基地项目。

前段时间,杏坛刚刚发布了岭南乡建文创基地项目,利用传统的水乡文化优势,开辟一条“村级工业园改造+乡村振兴+水乡旅游+文创设计”的村改新路子。该项目启动区为逢简村旧工业区,面积约80亩。杏坛将通过活化利用现有的村级工业厂房,以乡村资源为根基、以传统文化为本体、以生活方式为依归,建立文创产业基地,从而带动周边资源构建文化创意产业链,带动逢简及周边村级工业区全面提质转型。

据悉,该项目首期将会引入乡艺陈列馆、创新展示中心、青年设计师之家、文创研究院、国际交流平台、大师工作坊、当代艺术公社等多个项目,促进工业产业转型,为乡村振兴提速。

与此同时,整个项目也将通过深挖传统文化,重构设计体系,积极推动杏坛融入设计顺德“一核多园”的格局,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宜居宜业宜游的优质生活圈,进一步提升杏坛的文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