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杂志:“青田范式”能否探索出复兴乡村文明新路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复兴乡村文化与信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 《南方》杂志记者/施诗 发自佛山顺德

  ◎ 本文责编/曹建民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如何探索出一条复兴乡村文化与信仰,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顺德杏坛镇青田村以“乡村文明”为核、精雕细琢的乡村振兴路径,是否可复制和推广?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一次将乡村建设推向聚光灯下。

  然而,不同于其他地区村落一味追求现代化,顺德杏坛镇选择了一条以“乡村文明”为核,精雕细琢地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

  去年3月,佛山市顺德区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顺德区杏坛镇人民政府三方共同成立“岭南乡村建设研究院”,创造性地提出了乡村建设的“青田范式”。

  所谓“青田范式”,就是建立在对青田乡村地方性知识尊重的基础上,思考如何与当今社会相链接,来构建中国乡村文明的复兴路径。其包括青田村的乡村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民艺、审美等,建立丰富多彩的“乡村共同体”,推动实现“复兴乡村文明,重构乡村价值,保育乡村文化,实现本心回归”,探寻一条中国乡村复兴的发展新路径。

  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院长、“青田范式”最初提出者渠岩认为,“青田具备了完整的中国乡村文明的线索,能够构建出中国传统的天地人神的关系”。

  “乡村文化的修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渠岩说,“只有还原村民自己的家园,才能从根本上拯救乡村,探索出一条文化与信仰复兴、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并行不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掘乡村之美,守护精神家园

  从佛山顺德杏坛镇人民政府出发,越往前面走,沿途现代化商店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一洼洼水塘和菜地。水泥路面宽阔平整,绕过几个大弯,就看见一块站牌立在路旁—龙潭青田站。

  坐落在杏坛镇龙潭村深处的青田村,仅有983路一趟公交车经过。“这里有‘千石长街’‘荷塘香韵’;这里被水环绕,‘玉带环村’;两旁的碉楼相互辉映,‘更楼晚望’……”青田村村民刘丽结在983路公交车上,一脸自豪地向外地人介绍着青田的美。

  走过一座小桥,底下青绿的水流淌,与岸上一排榕树叶子相融。树木掩映中是青田村的核心建筑群,建筑由一条小河环绕,靠四座小桥与外界相连,鸟瞰像一只田螺。这个看似平常的小村庄,却暗含着中国乡村振兴的密码。

  2015年,致力于乡村建设的艺术家、学者渠岩走访了佛山顺德大大小小的村庄,欣喜地发现,青田在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下,竟然仍旧保留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完整的文化脉络。在珠江三角洲地带,青田村是一个典型的水乡聚落,建筑具有浓郁的岭南“广府民系”地域风格,石板路、青砖瓦房、东西炮楼。

  然而,当时让人担忧的是,这个古村正渐渐失去活力。村子里两间书塾—分别位于村东的传经家塾和村西的青藜书舍都被冷落空置,老城区外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青年人纷纷逃离,村里几乎只剩下老人和小孩了。

  渠岩此前曾在山西许村深耕十年,联合各方力量将太行山下一个快递都送不到的小村庄变成独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之村”。他深感,某些地方一刀切的乡村规划完全不尊重当地的民俗和地域文化,野蛮地抹杀乡村长期形成的差异化和自然形态,取而代之的是趣味趋同的乡村旅游景点,或者千篇一律、审美乏味的各种“工程”。

  2017年3月19日,在榕树头村居保育公益基金会、广东工业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顺德区杏坛镇政府以及各方力量的推动下,青田开设“青田论坛”,对外发布《青田范式》。青田尝试以“去规划改造”的方式对青田乡村进行文化重建。这意味着一切规划与建筑上的设计和布局都将充分尊重青田的历史遗存、水系文脉和地形地貌,保留青田原来的自然风格和建筑神韵,根据文化历史、环境构造、物质社会、消费审美和心理感受几方面为基础进行考虑。

  建设美丽村居,活化传统建筑

  在确定青田村未来的发展规划之前,渠岩带领的广东工业大学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团队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空间格局、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社会调研。当其他的村子在忙着修大路、建洋房的时候,他们耐着性子“摸家底”。

  村民是村居的主体,他们在调研过程中非常尊重村民想法。作为一个普通村民,刘丽结对“青田项目”的实施也有所认知。原来项目组和村委、村民的沟通非常密切,过程也有村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以尊重在地文化、尊重村民为出发点的建设,建设起来才更有动力,村民幸福感也更高”。

  渠岩团队首先对三所旧民居进行修缮,从原村民手里租来房子,在不破坏原有建筑的轮廓线的基础上,辅以现代装饰,整洁素净,既保留青田传统民居的魅力与风采,又能将传统民居的内部空间、卫生设施和使用功能与今日现代化的生活相通,体现出历史和现代感的交融。

  首先改造完成的青田村私塾“晴耕雨读”馆,是由村内一间旧私塾重新设计、装修而成,它让青田村里有了一个崭新的公共空间。这便是青田村民能直观感受到的,古村活化保育带来的小成果。

  去年10月,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朱伟来到青田村调研时充分肯定了逢简、青田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的成绩,要求在开发村落群时继续保留乡村传统元素,加快推动现有规划项目落地生根,力争通过3到5年时间把青田村落群建成古村落活化的典范。

  在未来的规划中,青田村还将修复关帝神厅、青藜书舍、传经家塾等一系列代表青田村信仰和文化传统的建筑。未来的青田村将被分为四大功能区域,由旧时西区老蚕房改建而成的青田民艺坊,包括青田工坊、民艺工造、手工木坊和有机农场;青田社区休闲中心,包括关公大帝雕塑(当地信仰关帝),晴耕雨读书院、榕树书屋、钟楼咖啡和荷塘茶屋;青田自然生态(桑基鱼塘)博物馆;由东南区老厂房改建而成的乡村文创基地。这四大区域将全面展示青田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情”“风貌”,令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和现代的舒适便捷全在其中。

  探索复兴乡村文明新路径

  “青田范式”文化振兴路径之所以在顺德得以实践,除了较少被开发性破坏以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当地经济的富足。广工大城乡艺术建设研究所成员谭若芷回忆:“‘艺术乡建’的第一个实践地许村,那里的人们想的是脱贫,念的是脱贫,说的也是脱贫。相比起来,珠江三角洲地带实在好多了。”

  更可喜的是,自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各地党委政府积极响应。顺德推出《关于加强基层治理推动乡村振兴的意见》、“1+5系列文件”,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保护。顺德从2017年起,将利用两年时间,集合镇街、区各级部门的力量和资金,将首批31个美丽文明村居打造成为环境美、风尚美、人文美、服务优,宜居住、宜休闲、宜观光、宜旅游的美丽文明示范村居。与此同时,顺德划定18万亩土地作为产保区,村级工业园“双达标”三年行动计划也在开展。政府部门为青田村设立了专项资金,甚至划定了保护红线,禁止外界强拆强建。

  佛山市顺德区政协副主席徐国元说: “人们不是在逃离乡村房子,是逃离了乡村信仰。房子复活只是我们最开始的第一步,乡村建设的根本在于使人心回归。”人心回归不可能一蹴而就,“青田范式”在于细水长流。

  “对于乡村建设,许多人只想看到‘日新月异’的改变才好。而我们忙活了一年,表面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太大效果。”徐国元说道,“因为我们不是在轰轰烈烈搞活动,我们希望能够尊重乡村发展规律,为乡村的长远发展负责任。”

  纵观全局,这一年来,青田实际取得的成绩并不少。杏坛镇开展了青田村落物质空间、文化空间调查,完成了《青田村落保护、发展与文明复兴项目书》;广东青禾田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参与古村活化工作,完成三座历史建筑修缮活化;引入社工机构开展“青田行动—石巷深处是我家”社会创新项目,完成青田历史文化调查,编写《青田村志》;举办各类培训班及文化活动,唤起村民主人翁意识,引导村民参与社区管理,并主动投入到农村活化保育行动当中。

  值得高兴的是,“养在深闺人未识”的青田,已然成为顺德乡村振兴发展的又一张名片。“青田范式”受到各地越来越多的关注,顺德容桂马冈村正在借鉴青田村模式,北滘碧江村、黄龙村等也发来了邀请函。

  漫步在青田村,池塘里荷叶浮在水面,鸟语花香,小桥流水,村居倒映水中,背后衬着一片蓝天。

  深呼吸

  让乡村成为“灵魂的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习近平总书记一直心系着农村的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那么,何种面貌的乡村才算是美好的、振兴的?这已经不是单纯经济层面的考量,而是上升到了文化振兴的高度。

  按照以前惯有的思维模式,乡村振兴就是发展经济,是脱贫攻坚,是告别“脏乱差”。那么,乡村振兴是直接把乡村变成城市吗?当然不是。钢筋水泥、高楼大厦、灯红酒绿如何能安放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乡愁?

  那么,乡村振兴是全盘回归到田园牧歌式的生存状态吗?这当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想象罢了。乡村和现代化不是对立的,乡村并不意味着落后,这也不是“青田范式”所追求的。

  青田计划在村里建设现代化的创客中心、会议厅、展览馆、瑜伽室等,与此同时,他们还将建设属于刘氏家族的祠堂,属于村民信仰的“关帝神厅”,以及传统的“桑基鱼塘”手工工坊。“青田范式”最大的目标是:让乡村成为“灵魂的家园”,让人们认识到,乡村和城市是两种生活方式,没有孰优孰劣。

  “青田范式”最核心的特点,是尊重每个乡村的独特性。这容易做到吗?难。青田村小到10分钟可以走完,人们却花了整整一年才将它的文化和地理特征梳理清楚。改造过程更难,首先需要大批资金的投入,从财政倾斜上来讲,乡村是长久以来被遗忘的。其次,缺少人才。建设乡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外面的人很少进去,里面的人急急忙忙跑出来。看到乡村发展潜力,认同乡村价值的人少之又少。最后,乡村建设过程中有各方面力量的博弈,政府、资本、村民和艺术家志愿者所追求的利益未必能完全统一。

  也许,“青田范式”的推广与复制会遇到重重阻碍,但它立足岭南水乡特色,立足于村居各自特点和禀赋,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调动市民的参与积极性,联动多方力量,共同打造新时代蓝图下的美丽乡村的做法,依然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迪与思索。